202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大会征集论文预通知
时间:2025-08-27  阅读次数:8

202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大会

征集论文预通知

 

“202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大会”将于2026年6月下旬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,现向国内外无损检测专家、学者、研究人员、技术人员征集学术/技术论文/报告,有关事项说明如下:

一、合作期刊

本届大会合作期刊如下:

●IEEE(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),向其推荐英文论文,经美国IEEE总部认可后编入IEEE论文集(EI);

●《机械工程学报》,向其推荐英文论文(SCI)和中文论文(EI);

●《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》,向其推荐英文论文(SCI);

●《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》,向其推荐英文论文(EI);

●《红外技术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(中文核心);

●《测试技术学报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(中文科技核心);

●《计算机测量与控制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(中文科技核心);

●《中国铁路》,推荐优秀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;

●《中国机械工程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(EI);

●《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》,向其推荐人工智能+无损检测相关英文论文(SCI一区,中科院一区);

●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(中文核心);

●《失效分析与预防》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;

●《新能源科技》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;

●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》,推荐中文论文在其正刊发表中文论文。

经大会推荐的论文将在相关期刊评审后当年优先发表或录用。

二、征文范围

无损检测基础理论研究; 无损检测应用技术研究;无损检测实际应用案例(包括失效分析);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设计和研发;无损检测自动化、智能化技术;无损检测法规和标准;无损检测培训,教育,资格鉴定和认证;无损检测安全性和可靠性;材料性能无损评价与结构健康监测;其他与无损检测相关的技术。

三、交流形式

现场论文交流形式:

●口头报告;   ●海报张贴+短报告。

作者在提交摘要时可提出希望的交流形式,由专场和分会场负责人最终决定采取何种交流形式。

四、交流专场

2026大会将对收到的论文进行分类,安排在以下分会场或专场交流:

会场名称

承办单位

联系人

电磁分会场
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、厦门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,四川大学,中国矿业大学

殷晓康:xiaokang.yin@upc.edu.cn

光声与超声分会场

南京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、东南大学

刘晓宙:xzliu@nju.edu.cn

沈中华:shenzh@njust.edu.cn

残余应力检测与调控技术专场

北京理工大学(珠海)、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、创极低应力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

尹鹏: 624883045@qq.com

胡赛颐: saliya_hoo@senjoe.com

红外、太赫兹与微波分会场

湖南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中国矿业大学(徐州)、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

何赟泽:yhe@vip.163.com

航空航天与复合材料专场
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厦门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昌航空大学

朱永凯:zykjiangsu@163.com

核电专场

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、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、核动力运行研究所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、江苏省核学会、阳江核电有限公司

朱从斌: congbinzhu@163.com

陈怀东: chenhuaidong@cgnpc.com.cn

数字射线分会场

中北大学、南昌航空大学

陈平:chenping@nuc.edu.cn

轨道交通专场

西南交通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
彭建平: peng.jian.ping@126.com

石永生:sys1048@126.com

石油管及装备专场

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、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四川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

王联国:wanglianguo@cnpc.com.cn

李红梅:lihm75@163.com

特种设备专场

天津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(特种设备数字孪生共性技术)、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

牛卫飞: homonse@126.com

王璇:w_xuan@tju.edu.cn

无损检测标准专场

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、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、曼图电子(上海)有限公司、中国广核集团标准化办公室

张义凤:zhangyifeng_ndt@163.com

传感器与仪器分会场

广东工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无锡学院

陈燕:yanchen@gdut.edu.cn

饶静:jingrao@buaa.edu.cn

唐玥:tangyue1982@163.com

人工智能无损检测分会场

东南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、南京农业大学

张辉:seuzhanghui@seu.edu.cn

罗志涛:ztluo0723@163.com

阵列式感测与成像技术分会场

北京工业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

刘增华:liuzenghua@bjut.edu.cn

李  楠:nan.li@nwpu.edu.cn

洪晓斌:mexbhong@scut.edu.cn

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分会场

华南理工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科院长春光机所

洪晓斌:mexbhong@scut.edu.cn

吕 炎:lvyan@bjut.edu.cn

申岩峰:yanfeng.shen@sjtu.edu.cn

氢能装备检测技术专场

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、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、东南大学、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

马向东:22112621@qq.com

全聚焦相控阵超声分会场

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、英国布里斯托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、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

程经纬:chengjingwei@hgmri.com

孙笑宇:x_sun@outlook.com

卜阳光:buyangguang@foxmail.com

先进超声检测技术及装备分会场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四川优锑科技有限公司

周正干 zzhenggan@buaa.edu.cn

周文彬 zhouwb@buaa.edu.cn

钢铁矿业专场

北京科技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(珠海)

裴宁:npei@ustb.edu.cn

国际专场

英国诺桑比亚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中科院长春光机所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
易秋吉:qiuji.yi@northumbria.ac.uk

牛旭东 niuxudong@ciomp.ac.cn

唐朝清:billtang@hust.edu.cn

冯搏:bofeng@hust.edu.cn

饶静:jingrao@buaa.edu.cn

江西专场

南昌航空大学

胡博:cumthubo@163.com

工艺试验报告交流专场

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、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

杨志伟:13911695165@126.com

任毅:sajiaren@163.com

五、论文提交注意事项

境内作者的论文投稿通过远东网投稿系统(请点击http://www.fendtc.com/右侧“论文提交”)提交。提交的论文正文可采用中文或英文。论文模版见附件或论文提交页面。

●英文论文提交时,可选择希望被推荐在《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》、《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》、《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》、《 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 》或IEEE会议文集上发表;

●中文论文提交时,可选择希望被推荐在《机械工程学报》、《中国机械工程》、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》、《红外技术》、《特种设备安全技术》或《中国铁路》等期刊发表。

●相应论文撰写要求应与相关期刊要求一致,格式按附件中模板。

六、论文文集

●IEEE会议文集:该类论文要求用英文撰写,详细要求见附件2或网站。通过全文审稿的论文推荐刊录IEEE会议专集,并提交EI收录检索。

●非IEEE会议论文集:该类论文要求用中文或英文撰写。

七、论文奖励

所有被大会接受的论文作者务必参会(论文需要关联投稿账号交费)并进行论文交流,其论文方被大会正式接受,有机会获得以下奖项:

●“矩阵科技中文论文奖”(面向非学生作者):特等奖1名,奖金8000元;一等奖2名,奖金5000元;二等奖4名,奖金3000元;三等奖8名,奖金1000元。

●“珐屹(FAREAST)优秀英文论文奖”(面向外籍作者):特等奖1名,奖金8000元;一等奖2名,奖金5000元;二等奖4名,奖金3000元。

●“中科创新优秀英文论文奖”(面向中国籍非学生作者):特等奖1名,奖金8000元;一等奖2名,奖金5000元;二等奖4名,奖金3000元;三等奖8名,奖金1000元。

●“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”(面向中国籍学生作者):中文论文:一等奖1名,奖金3000元;二等奖3名,奖金1500元;三等奖6名,奖金1000元;英文论文:一等奖1名,奖金5000元;二等奖3名,奖金2000元;三等奖6名,奖金1500元。

●短报告+海报交流,现场根据交流情况评选30%交流人员获远东现场交流优秀奖,颁发证书和奖金¥200。

论文奖以第一作者身份评选,报告奖以报告人身份评选。

八、重要时间

●摘要及全文投稿开通时间,2026年1月28日开通

●摘要投稿(及口头报告)截止时间:2026年4月30日

●英文投稿截止时间:2026年4月30日

●中文投稿截止时间:2026年4月05日

●大会召开时间:2026年6月下旬

九、其他要求

●作者需保证投稿论文为原创,未公开发表,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。自论文被大会正式录用,作者授予大会复制论文,编入内部论文集,在大会及相关活动中,以纸质、数字等形式发行论文集的权利。论文集为内部文集,无刊号,仅作学术交流使用。大会将推荐优秀论文至合作期刊发表,或允许作者另投其他期刊。

●希望被推荐至《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》、《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》、《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Evaluation》或《 Structural Durability and Health Monitoring 》的论文一般应在11页以上,希望被推荐至《机械工程学报》等中文学报的论文一般应在7页以上,其他论文宜限4000-6000字范围(含图表)。引文和参考资料要注明出处,参考文献不少于12篇,且30%以上分别是近3~5年的、高水平期刊(包括远东会议论文)。论文电子稿请用word录入,A4纸排版,格式参照中文论文模板(见附件)。

●以下内容提供中英两种文字:论文标题;作者及所在单位;内容提要(200-500字);关键词。

●请随稿提供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信息:姓名,出生年,性别,职称(或学历学位),专业方向及电子邮箱。

 

202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大会筹备工作委员会

南京寰球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

2025年8月30日